主羽裂纹辨析
2006-09-18 21:25:28
鸽友在鉴别一羽信鸽的时候,都喜欢拉开翅膀羽条看一看。有些人只是看主羽的形状,而忽视羽杆的质量。笔者认为,主羽的形状会影响鸽子的速度,但主羽的羽杆却决定着信鸽的命运。那么,什么样的羽杆是最好的呢?最好的羽杆应该是弹性好、不裂纹。而弹性好是一个模糊概念,标准不易把握,所以不妨只取一点——无裂纹,因为不裂纹的羽杆一般情况下弹性也是比较好的。检查信鸽羽杆的方法是,一只手把信鸽握住,拇指压在信鸽背上其余四指握在信鸽腹部,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信鸽双脚,将信鸽是前胸轻贴自己的胸部,防止鸽体前滑。另一只手将信鸽羽条拉开,然后将信鸽的头朝下,露出主羽内侧羽杆,从靠近副羽的第一根主羽开始检测。为便于检测,可以将羽根部的细毛片用嘴吹开,或者用手指将细毛片扒开,将羽杆露出。一般情况下,靠副羽的主羽杆容易产生裂纹,而靠近军条,一侧的主羽羽杆不容易产生裂纹。信鸽主羽羽杆一旦裂纹,无论羽条形状是宽是窄、羽条顶端是圆是尖,也无论信鸽脑子有多聪明 ,其夺冠的希望不大。笔者从南到北看过一些高位奖鸽,极少发现主羽裂纹的,目前尚未发现有冠军鸽主羽裂纹的。因为主羽裂纹会使信鸽飞行承重力减弱,飞行效率降低。以一根竹竿为例,没有裂纹的竹竿,假设其承重系数是10,而一旦裂纹,则可能减到7或8。因此,主羽裂纹的信鸽,飞行一、二百公里速度尚可,稍远一点就会力不从心,速度明显不如其它信鸽。造成信鸽主羽羽杆裂纹的原因,目前说法不一。几年前我同上海鸽友讨论过,他们说主羽裂纹是信鸽体内缺乏铁元素造成的,补充一点铁锈水就好了。但经过几年的实验,发现问题并没那么简单。如同一棚信鸽,同一中饲养方法,有主羽裂纹的,也有不裂纹的,甚至同一窝幼鸽,其中一羽主羽裂纹,另一羽没裂纹。一旦主羽裂纹,即使补铁也不能使起长好,而且在换一茬毛也仍然裂纹。同时发现用药频繁的幼鸽和年龄较大的老鸽羽杆容易裂纹。由此笔者得出结论:信鸽主羽裂纹是由于用药不当所致。具体说就是幼鸽长羽期和成鸽换羽期,投了驱虫药、抗生素药,因为这些药会与血液中的钙形成钙盐排出体外,影响钙质的吸收,其外在表现就是主羽裂纹。这就如同有些人在幼年期服用了四环素类抗菌药,导致新牙发灰、发黑一样。鸽子的主羽和人的牙齿尽管不同,但道理相近。不过有一点必须声明,主羽裂纹的信鸽夺冠无望,且有些鸽子主羽裂纹还会遗传。为此建议,要想培育优秀信鸽,必须注意科学用药,坚持以下几种情况下不喂药:幼鸽羽毛长齐前不要用药,种鸽配对前十日至下蛋时不喂药;哺育幼鸽的全过程不喂药;信鸽比赛前的十日内不喂药。如果种鸽有病就不要让其育种,赛鸽有病就不要让其参赛。人说“是药三分毒”,千万不让信鸽依赖药物;还有人说幼鸽生病就淘汰,决不手软。这都是经验之谈,属实话实说,谁照此办,谁就有望夺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