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毛滴虫的日子
2006-04-14 9:16:52
毛滴虫可以与赛鸽及其主人共处。参加比赛的鸽子越多就越利于此种疾病的传播。因此,我们怎样做才能使问题最小化呢?
有许多处理毛滴虫病的方法,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将其鸽舍中的毛滴虫彻底清除,但是,可以学会与其一起生活。
实际上,毛滴虫在大多数时候对鸽子是无害的。我为许多鸽子进行了毛滴虫检查,结果发现有50%的鸽子和95%的鸽舍感染了毛滴虫。
一年中毛滴虫病的高发期是夏天和秋天。因为,这一时期的鸽舍中有许多幼鸽,由于天气变热,鸽子过度拥挤、飞行等因素而更增加压力。否则,毛滴虫几乎不是问题。
过去的调查表明,具有少量病毒的毛滴虫感染会保护鸽子免受感染。如果你的鸽子受到轻度的毛滴虫感染,那么这对幼鸽是件有益的事情,因为它们得到抵御这些寄生虫的自然免疫力。就像一些幼儿疾病,你因为麻疹而生病,此后你对它就是免疫的。不过,对毛滴虫的免疫力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它会帮助你一段时间。
这个知识的逻辑结论是:不要进行针对毛滴虫的治疗,除非鸽子表现症状。另外,我不推荐让受感染的鸽子外出参赛。我的建议如下:1、不要对种鸽进行治疗。2、不要对幼鸽进行治疗。 3、治疗患病的鸽子。 4、在比赛开始前为赛鸽进行1-2周的治疗。 5、在比赛开始为幼鸽进行1-2周的治疗。 6、在鸽子比赛归来后给它们一些CITROMED(经过消毒的柑橘类种子榨取物),以杀死所有可能的病菌。 7、每周选几天给鸽子喂乳酸,以调节内脏功能。
现在市场上有许多治疗毛滴虫的方法,但是大多数都是化学方法,而大多数毛滴虫对这些药物都有抗药性。
另外,所有药物都含有致癌物质,就是说鸽子及其主人都会因这些药物而患上癌症。许多植物或多或少对防治毛滴虫病具有积极作用。大蒜、苔藓、柑橘种子提取物及其他植物榨取物对毛滴虫都有抑制作用。
我发现最好的植物治疗是BERIMAX,它是一种味苦的黄色植物,经浓缩和净化后能很快地杀死毛滴虫。另外,它对肝脏也有保护作用并防止其些癌症。除了黄色会使鸽子紧张外,我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每瓶50毫升可以供200羽鸽子进行5天治疗(在每升饮水中放入1毫升)。
许多商人和兽医忘了什么是对鸽子最好的,如果鸽子没有生病,那么最好不要进行治疗。唯一的例外是鸽子要参加比赛,因为没有任何一羽体内具有隐性感染的鸽子能赢得比赛。
这几年,公棚的比赛越来越激烈,也因此产生了许多擅长打公棚比赛的高手、名家。比如,本地的一位鸽友,近几年来专门参加公棚,每每参赛,虽然羽数不多,一般每个公棚只送3、5羽,却总能有收获。几年来,获得的高位奖有数十次之多,在本地区已经是远近闻名了。真可谓是名利双收啊! 论起这位鸽友的公棚成绩,应该说确实比较突出的,那么他有何高招呢?于是有一些爱好公棚赛的鸽友,希望他能把他的经验透露一二。恰好今秋本省一公棚决赛,笔者也去前往观战。在公棚决赛现场,碰到了这位公棚赛高手,当笔者向他表达了采访的愿望时,他微笑着答应了我的要求。 由于目的明确,他也不再推托,就与笔者一问一答的聊了起来。 问:为什么你现在喜欢参加公棚赛却不在参加地方的比赛了? 答:由于工作的关系,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鸽子,可是自己又如此喜欢这项体育运动,面对这样的情况,参加公棚赛,就成了我的唯一选择。问:对参加公棚赛的鸽子,你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我个人觉得,参加公棚赛,与参加地方赛不太一样。参加地方赛的鸽子,允许有丢失、伤病,允许鸽友在比赛前期在训练调喂上下些功夫。就是临近赛前也还有赛与不赛的选择余地。而公棚赛不同,幼鸽送到公棚,不能病,不能死,不能游棚,谁做不到谁就是分母,成了“赞助商”。因此,送交公棚的鸽子要强壮,没有游棚的不良习惯,要有吃苦耐劳、耐粗饲料、粗管理能力,也就是说自我调节能力要强。问:那如何作育出这样的鸽子来呢? 答:在哺喂幼鸽期间,父母鸽一定要健康,不然会从体内体外各种渠道传播给幼鸽。另外幼鸽在成长过程中,最好不要加喂不必要的药物及辅助品,要让幼鸽通过自身调节从饲料中汲取营养,满足自身身体发育的需要。这种自然喂养大的鸽子,自身调节能力强,能适应粗放型的管理。喂过药物的幼鸽,会有依赖性,自身吸收,免疫力等也会相对的低下,难以适应公棚的环境。 另外,脱离父母后的幼鸽,最好要单独喂养几天,让它会自己找食找水。这时再送交公棚,它会很健康的成长为一个健壮的赛鸽。 问:您说喂幼鸽最好不要加喂辅助品,那怎样才能保证幼鸽的健壮? 答:我一般是立春以后才配对,从立春这天算起。父母鸽从秋天开始分棚,配对前做好除虫保健等工作。第一窝蛋弃掉不用,如果好的保姆鸽可以抱二个幼鸽,如果抱窝不好的就二抱一。晚上延长喂食时间,一般到晚1 0点后再闭灯。4—5月份交的鸽子最好,好的成绩鸽一般出自这个时间段的比较多。问:您能说说自己选种鸽的一些标准吗? 答:选种鸽要选名系鸽,但又不能唯名系论。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矛盾,做起来也有一点难度,但这却是关键,必须要把握好。血统仿佛一个人的文凭,鸽子也是如此。挑选种鸽一定要有好的血统,但好的血统鸽并不一定是好的种鸽。还要看鸽子的身体条件,再好的血统,如果身体条件不合格也不能用。只有那些血统好,身体条件好,如果还能有赛绩,那才是好的种鸽。我认为好的种鸽要中等稍大,骨架硬朗,体要轻,两侧胸骨坚硬,尾不能散,稍宽点无妨,眼睛不很重要。体型修长,龙骨要长一些。尤其在我们山西这类鸽子比较好飞。问:是不是公棚获奖的鸽子比较好用?你喜欢这样的鸽子吗? 答:一般是这样,公棚获奖的鸽子本身已证明它具备公棚粗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它也具备了即快又稳的特点,用它们做种,大多能把这种优点遗传给下一代。我有很多公棚成绩鸽都是这样作出来的。这也是鸽友喜爱购买公棚获奖鸽的原因吧。我同样也喜欢。问:在公棚比赛中,很多预赛成绩突出的鸽子,不是决赛中不归巢就是名落孙山,这是怎么回事? 答:由于公棚的鸽子无论身体健康状况,还是比赛时的竞技状态,都得要靠自身自然调整。而状态不佳的鸽子往往飞行距离、飞行速度,甚至定向能力都会大打折扣。这也是公棚比赛无论是归巢率还是归巢速度大多不及地方赛的原因。 有些赛鸽在预赛时,由于经过多次短途训放,体能逐渐强劲,加之自身新陈代谢的调节作用,状态逐渐提升,在预赛时身体状态处在最佳时机,在精神状态的作用下而把体能全部释放出来,因而飞出了较好成绩。同时还有一些鸽子状态上来的比较晚,这些鸽子在预赛中是在不紧不慢中飞完预赛的,在预赛中它们没有尽全力,因而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而在预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鸽子是用了全力在飞,疾飞和慢飞对体力的消耗是不一样的,尽了全力的鸽子体能消耗大,如果要使它们在短时间内恢复体力,就要借助外界的力量。如改善饲料,增加必要的营养,而没尽力的鸽子,体力消耗并不大,因此恢复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同时还有一些鸽子在适当出了一些力以后,身体状态还会有所提升,这样一来,此消彼长,胜负自见分晓。 对于一些在预赛中飞得较好,而在决赛中飞失的鸽子,也和鸽友选送的品种不对路有关。参加公棚赛的鸽子,要求不但要有速度,同时还要能吃苦耐劳,经得住天气变化和粗放管理。一般来讲纯粹的短距鸽这方面的能力就会差一些,如果鸽友单纯考虑快的因素而忽略了其它方面,那最终预赛快决赛不归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主张在快中溶进一点稳,力求实现稳中有快。当然这只是愿望,具体到实践中会有一些难度。关键在选种,在配对。我用来育公棚鸽的品种主要有:凡王路易、林波尔、凡龙、杨阿腾、詹森等。 这几年来,全国各地的公棚越来越多,奖金也越来越高,因此比赛也越来越激烈,也因此产生了许多擅长打公棚比赛的高手、名家。比如,本地的一位鸽友,近几年不再参加本地的比赛,一心参加公棚比赛,每每参赛,虽然羽数不多,一般每个公棚只送3、5羽,却总能有所收获。几年来,获得的高位奖有数十次之多,在本地区已经是远近闻名了,真可谓是名利双收啊! 说起这位鸽友的公棚成绩,应该说确实比较突出的,以有限的参赛羽数来获得不错的成绩。那么他究竟有何高招呢?于是本地有一些爱好公棚赛的鸽友,希望他能把他的经验透露一二。恰好今秋本省一公棚决赛,笔者也去前往观战。在公棚决赛现场,碰到了这位公棚赛高手,当笔者向他表达了采访的愿望时,他微笑着答应了我的要求。 由于目的明确,他也不再客气、推托,就与我一问一答的聊了起来。 问:为什么你现在喜欢参加公棚赛却不在参加地方的比赛了? 答:由于工作的关系,没有更多的时间照顾鸽子,可是自己又如此喜欢这项体育运动,面对这样的情况,参加公棚赛,就成了我的唯一选择。 问:您对参加公棚赛的鸽子,有什么特殊要求? 答:我个人觉得,参加公棚赛,与参加地方赛不太一样。参加地方赛的鸽子,允许有丢失、伤病,允许鸽友在比赛前期在训练调喂上下些功夫。就是临近赛前也还有赛与不赛的选择余地。而公棚赛不同,幼鸽送到公棚,不能病,不能死,不能游棚,谁做不到谁就是分母,成了“赞助商”。因此,送交公棚的鸽子要强壮,没有游棚的不良习惯,要有吃苦耐劳、耐粗饲料、粗管理能力,也就是说自我调节能力要强。 问:那如何作育出这样的鸽子来呢? 能说说您的看法吗? 答:配对期间的有关注意事项,我想这里根本不需要再多说了吧。这里我简单说说在哺喂幼鸽期间的一些问题。首先,保姆鸽一定要健康;其次,幼鸽在成长过程中,我一般不加喂不必要的药物及辅助品,崇尚让幼鸽通过自身调节从饲料中汲取营养,满足自身身体发育的需要。我觉得这种自然喂养大的鸽子,自身调节能力强,能适应粗放型的管理。喂过药物的幼鸽,会有依赖性,自身吸收,免疫力等也会相对的低下,难以适应公棚的环境。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罢了,很多鸽友还是喜欢使用营养品的,至于究竟哪一种比较好,也没有必要去争个明白。很多时候,这些习惯都只是个人喜好不同罢了。 再次,幼鸽最好在25左右就离开保姆鸽,我觉得过早过迟都不是很好。过早也许容易造成友鸽发育受到阻碍;过迟,会增加友鸽在公棚的游棚率。最好要单独喂养几天,让它会自己找食找水。这时再送交公棚,它会很健康的成长为一个健壮的赛鸽。 问:您说喂幼鸽最好不要加喂辅助品,那怎样才能保证幼鸽的健壮? 答:我一般是立春以后才配对,从立春这天算起。种鸽一般从秋天开始分棚,配对前做好除虫保健等工作。第一窝蛋弃掉不用,如果好的保姆鸽可以抱二个幼鸽,如果抱窝不好的就二抱一。晚上延长喂食时间,一般到晚1 0点后再闭灯。4—5月份交的鸽子最好,好的成绩鸽一般出自这个时间段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