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后杂想
2005-12-07 10:56:59
赛后杂想
转眼又是一年,虽然每年一个赛季结束后的总结已养成习惯,但以前的总结也仅仅针对性的写上一些可用经验及存在问题的剖析为主。自从有了海霸王个人网站,什么事情终将变成文字化了,还要打字,虽然有点费时,但其中也别有滋味。
回顾自已第二次建棚也是坎坷万千,那是02年春,在自已的精心设计下及朋友的帮助下建了一个3平方多一点的棚,现在看来虽然有点小,但想以当时手中仅有的四只台鸽来说,也足够了。建棚后开始的比赛并不太顺利,非典、禽流感对赛鸽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直到03年秋季才开始正式投入比赛,到今年正好完成了四个赛季的比赛。鸽子的数量也从最少时的四羽到目前30羽不到,虽然不算太多,但按我个人的要求来看已完全超标了。我庆幸我正式比赛后还是比较顺利的,虽然从来没有去引进过什么大铭鸽,但每季的赛事,鸽子总会给我带来一定的快乐。
我本喜红鸽,但红鸽那善于招鹞隼攻击的特性逐渐被我分离出棚外。自此我的棚中已完全成了石斑雄与白羽号的王朝了,也非常庆幸幸运之神的降临带给我这么一对黄金配对(四个赛季中子代鸽在省、市级大赛中已取得二个冠军、一个亚军、三个前20名次,几项区赛均进入前10名)。回想当初引入这四羽鸽子时也不会想到他们会有如此出色的成绩,但鸽子毕竟是鸽子,我还是认为养与育的关系所在。鸽子不是万能的,也是靠主人的手法来调节的,鸽子如果不能适应主人的调教那么成绩也成空的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鸽友没有用出的鸽子换了一个人却飞得很好的最佳说明。虽然这几年由于工作关系对鸽子的投入是常人所想不到的少,但我总还是把有限的时间用在了刀口上,争取以更多的时间来了解每一羽鸽子。 “对鸽子不报以任何期望,做自已认为对的事,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有限的鸽子上” 这种观念已深入我心。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太喜欢朋友间互相参观鸽棚,我喜欢结交鸽友,我想了解成功者的做法。除了一些老朋友,在鸽子上的交流其实是很少的,在我一点成绩都没有的时候这样,即使今后也许还会这样。记得刚开始养鸽时,随朋友去“前辈”家里,那种高傲的气势或多或少刺痛过当时的我,从此我也养成了不喜欢看别人鸽子、不主动上门的习惯,我还是愿意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自已的棚中。回想养鸽其实也得到了不少,至少认识了一帮难兄难弟,那种朋友间畅所欲言的氛围不是任何场合都有的。
赛事结束又要考虑明年的赛事按排.其实养最舒服的就这几个月,没有比赛,没有小鸽,难得休闲。但计划总还是要有的,由于棚小的原因,总量只能控制在25羽赛鸽,因已有19羽赛鸽,这样只能有6羽的空缺,这样肯定不行,唯一可能的把老鸽控制在12羽左右,这样幼鸽就是12羽了,主要上一些重要的大奖环,其余的赛事不做打算了。不过明年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发挥新一代作用,种鸽太老,而且太集中对养鸽者来说是福也是祸。因本地的竟争毕竟少,想办法走出去。目前的计划是公棚5羽左右,市俱乐部3羽(寄养),异地也有朋友打电话过来要求我送鸽过去参加比赛,也打算送2-4羽(寄养),这样加上自已出10羽左右,明年计划25羽,压力还是有点大,看慢慢调整吧。至于棚舍嘛,还是不要扩大好,鸽子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还是那句话,可少勿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