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眼理论说
2006-02-25 10:16:28
鸽眼理论从奥斯曼鸽子是万千种鸟类中非常独特的一种,它的眼睛必然有与其物种相适
应的独特作用。以前,鸽友谈论鸽眼,或从人类的眼睛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能力为出发点推论鸽眼
的作用,或从生理解剖希望找到鸽眼中的特殊物质破解鸽眼之谜。当这些都无助的时候,所有鸽
眼的学说都成为了臆断和假说。
这里人们忽略了,鸽子的眼睛工作的机理是不是与人类相同?研究鸽眼切人的角度是否准确
?所以有必要换个角度看鸽眼。
众所周知,鸽眼不属于复眼类。目前还没有发现复眼鸟类的报道。复眼对移动物体的反应非
常灵敏,对静止物"视而不见"。鸽眼不属于夜视类。夜视鸟类在夜间飞行和抓捕食物,鸽子不行
。鸽子不属于食肉鸟类,鸽眼也不同于肉食鸟类眼。一般认为食肉鸟类视力要好于素食鸟类,其
实各自的眼睛只能与生存要求相一致,因为取食对象不同,各自的眼睛对不同物体的敏感程度必
然不同,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眼睛的生理属性是用来观察事物的。但鸽眼与人眼有区别,主要差别在于:
l、可见光范围的大小
自然界的光源主要来自太阳。根据科学家研究,太阳发射出的光的波长范围很广,主要包括
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日光通过大气层后能量下降,一部分光被反射、折射、散射,一部分
被灰尘、水滴等吸收。所以当日光达到地面时,其中99%是红外线和可见光,有1%的紫外线。
其中可见光是指人类肉眼可见的光线,但有些光线人类不可见并不代表鸽子也不可见。例如有文
章介绍鸽于可以直视太阳,可以在白天看到星星,可以在异常天候观察到如太阳黑子爆炸、r射
线、地震光等,这些人都做不到,鸽子却能做得到。说明鸽子的眼睛和人类眼睛的工作机理有着
明显的差别,鸽子对可见光的范围明显大于人类的可见光范围。
2、分辨率的高低
科学实验表明,鸟类眼睛对物体、景象的分辨率远远高于人类。也就是说,当人类观察到物
体在连续运动时候的图像,鸽子分辨能力看到的是成若于个一篇一篇互相并不连接的独立的画面
。比如天空中的飞翔物,人还不能判明是什么的时候,鸽子早已经能"定睛"看出是天敌还是一般
同类。由于分辨率高,鸽子对物体外部三维形状感观和对光的感知比较强烈。对具体的某一移动
物品或静止物品,视觉分辨能力就比人类高得多。
3、视力距离远近
与分辨宰相联系,分辨串高,视力必然好,视力距离又与能见度紧密相连。能见度是指视力
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所能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目标物的能见度,与大气
透明度和目标物同背景的高度对比有关。当天气晴朗,天气透明度良好时,能见度就高:反之,
当空气浑浊,特别是有雾、霾、烟、风沙及降水时,能见度就差。在大气透明度不变的条件下,
如果目标物同背景的亮度对比较大,则能见度较远;相反,则能见度较近。人类目视距离是有限
的,观察目标越小,目视力距离越近,医院里用的4、静止目视角度差别由于鸽子的眼睛生理位
置在头部的两侧,既使头部不扭动,除头部后面很小的盲区外,两眼可视几乎接近360度。目视
角度大大广于人类。
以上差别中,最重要的是对可见光的差别。有科学研究证明,鸟类眼睛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和
判断,与人类根本不是一个机理。鸟类对食物的感知,是在外光的作用下,靠对食物本身散射出
来的不同的荧光物质进行发现和辨别的;夜视鸟类在抓捕食物时是利用目标对象的身体和排泄物
热能产生的红外光图像进行的。鸽子是不是这样呢1鸽友都有这样的观察,鸽子的视觉敏锐,嗅
觉和味觉比较低。但鸽子对饲料的识别也和其它鸟类异曲同工,即使把种子食物与其它相同外型
的杂物混合在一起投下,鸽子仍能准确地从中遴选出所要寻找的食物;当把种子食物加热或炒熟
,即使是最喜欢的花生,鸽子也会弃之不理。原因是你人为地改变了种子食物内部的分子结构,
对人的感官来讲并没有改变花生的外型,但对鸽子来讲,却因改变了种子内部结构而改变了自有
的发光物质,也就是破坏了鸽眼对食物进行识别判断的标记。
对鸽眼的探索,我们可以涉及现象和原因两个不同的方面。如果前述鸟类的眼睛的特殊功能
在鸽子也是同样的,就可以推论鸽子对食物和对所有其它物体的认知,都是依靠眼睛对不同物体
自身特有的光感物质实现的。如此说来,鸽子凭什么能归巢,就和以前有了不同的解释。
关于鸽子归巢的多种学说中莫不与鸽眼相关。有推测认为鸽眼有独特的功能,甚至猜想到鸽
眼可以发射和接收导航信号。而鸽眼的生理解剖,告诉人们其中并没有进行导航的物质。有的认
为鸽子归巢是鸽子利用眼睛,判断放飞地与家之间在同一时间太阳位置不同进行定位导航,能分
析出归巢方向。有的夸大鸽眼视力好到可以看见家直接飞回,忘记了地球是圆状星球,鸽子即使
看得再远,最多可以看到地平线的距离。外出参加比赛,动辄几百上千,甚至几千公里,说鸽子
靠眼睛直视看到家而能飞回老巢,简直不可恩议。有的把鸽子描绘成会利用太阳、时间和地球经
纬度,自动地非常精确测量与计算来寻找归巢方向。疏不知时间、经纬度都是人为划定的概念,
鸽子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聪明到能进行精密计算。在鸽友眼里,鸽子的眼睛有着色度深浅、平
面凹凸、眼砂粗细、瞳孔大小、收缩快慢等千差万别,根据个人喜好给鸽眼划定了好坏等级标准
,但事实上什么样眼砂的鸽子都可以归巢甚至参加比赛获胜。还有"深入"钻研鸽眼的人,把鸽眼
各个部位几乎无限分细,试图找出产生特殊功能的物质,然而分得越细并不表明越有道理,事实
上至今也没有令大家都能认同的解释。所以,鸽子归巢之"本能说",最为广大鸽友接受。那么
,"本能"又是什么呢?
无数事实证明,鸽子归巢确实与太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联系?当人们看
到"有"太阳和"没有"太阳的时候,也就是说光强和光弱的时候,鸽子归巢的差异很大。甚至夜间
没有太阳直射光线,有的鸽子却能回家。如前所述,鸟类也包括鸽子,对太阳光中可见光范围远
远大于人类。从鸽眼的生理属性分析,只能是把周围物体的辨别映像传递给大脑,由大脑指挥下
一步行动。阳光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物体上,存在着强烈的反射差别,离家越远这种差别越大,
给鸽子信号越清晰、越容易判断。也就是说,鸽子可能是按照地面物体对阳光的反射时自身产生
出的光感差别进行判断方向,向着最熟悉的地方飞行而寻找归巢的。比赛放飞实践告诉我们,阳
光的强与弱,直接影响着鸽子的定向与归巢。当人们认为天上没有太阳的时候,实际上是人肉眼
目视不到,其实哪怕是阴天还是黑夜,太阳的光线依然存在,虽然相对比较弱,但鸽子仍然可以
进行辨别。光线强容易辨别,光线弱不容易辨别,足以解释为什么阴暗天气归巢率低和飞行速度
慢的原因。
大自然是造物主。同一动物物种,生活在光线强的地方的眼睛色度浅,生活在光线弱的地方
的眼睛色度必然深。即使鸽子就是通过接收地面物体对太阳光反射生成的自身光感差别进行判断
返航的,个体鸽眼的能力也不会完全一样,可以分为适应强光和适应弱光的两种。从现实生活中
我们有经验,当自然光线强,浅色眼的鸽子必然占优势,表现在阳光天候飞行速度较快。随着鸽
眼色度加深,因对光反射依赖性较小,接收光线的能力比较强,借助哪怕相对较弱的光线反射,
就能辨准方向,所以更适合阴暗天候和长时间飞行。所以可以解释,对光线强度依赖程度的不同
,也是造成长距离赛鸽和短距离赛鸽之间区别的重要因素。
扑朔迷离的鸽眼学说,有人笃信不移,有人嗤之以鼻,见仁见智。笔者认为,对鸽眼的研究
,不应否定前人的辛苦,也不应停止,应继续积极探索,在鸽子身上毕竟有很多不被人知的东西
。鸽眼,正是我们一道目前还一时解不开的谜。在所有的探讨都是假说没有答案证实之前,换个
角度看鸽眼,有助于跳出窠臼,回归本然,重新给鸽眼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