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训是比赛的基石

2007-09-20 11:26:46

   赛鸽的训放是赛鸽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与每只赛鸽平时的训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训飞的科学合理是个很重要的环节,掌握好会给以后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掌握不好会适得其反!     训练要讲究科学方法性、有计划性和连贯性。不是越多越好,要求有针对有所选择。在正式比赛前,鸽友进行赛前放飞训练。目的是增加训练量,使之提高飞行速度和归巢率,使参赛鸽熟悉地形环境,扩大习惯性飞行区域,以提高归巢速度。这种方法被公认为是行之有效的。     首先要对赛鸽进行“挤笼训练”。是适应性训练的必修课。训练赛鸽习惯于在笼内自由活动适应转换环境,消除恐惧感,这对参加比赛十分有利。比赛时,赛鸽送去集中时,都要装进鸽笼里,运输途中喂食饮水,也都将在笼子里进行。训练时可在傍晚,把准备参赛的鸽子放进鸽笼内,经过几次的训练,鸽子便会在笼内处之泰然了。     然后要对赛鸽进行有循序渐进的四周训练。在四周训练中,用成年老鸽带领幼鸽放飞,以避免幼鸽在训飞中迷失方向。有利于幼鸽定向归巢。但只能偶尔之为,否则幼鸽原有的一般冲劲,会被群体中成鸽感染上某种坏习气,从而断送前程。要求信鸽适应在不同地形、不同气候、不同时间都能辨认方向迅速归巢。训练增加了信鸽判别方向的能力,但经过各种适应性训练的信鸽,在比赛中遇到意外情况时,也会镇定自如认定方向飞归自己棚舍。     对年青鸽从东西南北等多方位进行训练。目的是既锻炼飞翔能力,也使之熟悉周围的地形地物,为下一步短距离训练打基础。方法是以鸽舍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个不同方位,多次放飞。在鸽子3月龄时进行。方式可采取群体训飞或单体训飞两种。最初可以从5公里开始,逐步增加到20公里、40公里……。每训练一次,距程递增1倍,直到50公里左右为止,使鸽子熟悉四周的环境,视野逐渐开阔。     再对赛鸽进行定向能力的训练。选点时要与鸽会组织比赛的方向路线相一致。如鸽会比赛放南路,就把参赛鸽送往南路各地训练,由近及远。培养赛鸽的确定方向能力的训练。     最后再进行单体训练。培养年青鸽独立飞行能力的训练。优秀的信鸽,平时单体训练有素,竞翔时就会突破群体,冲在前面,而后就会遥遥领先。在年青鸽参加几次群体训飞以后,单只地进行放飞。可以从近到远逐步延长。为了稳妥起见,在群飞二三次后,便可减少到3—5只进行放飞,最后单只放飞。路程以五六十公里距离为妥。     经过严格的培养和锻炼,在优良的血统基础上,你的鸽子一定会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评论

千羽千寻  10-17 08:28:35

鸽友你写的太主观了,我们真正的比赛时这样做是会害人的.

编辑管理员  09-21 11:52:02

祝贺您这篇文章选入 秋赛到,重提训放老话题 这个专题。如您想要阅读,请您直接进入 鸽闻 这个栏目。当您对藏经阁或者鸽闻两个栏目存在疑问时,请直接与“HPW-编辑”(780611030)联系,或者直接拨打:0754-8222011转259 。

红顶屋鸽舍  09-21 00:22:44

赛鸽的训放要掌握好训放的节奏与营养的搭配,私训的距离应控制在200公里以内,因为还要参加鸽会的公训。另外,重点要在离舍100公里的地方多放,而且还要单放。因为参加正式比赛时,开笼后,赛鸽如定向准确,一般飞到了离舍100公里左右的地方时,赛鸽体力和精力到了刚开始放飞时一鼓作气的边缘,成与败也到了关键时刻。如果平时在这个地方多训并且单训了,那赛鸽飞到这个位置会因熟悉的地形而充满自信,会再鼓斗志,顺着早己飞熟的路线直接朝鸽舍飞归。但是训放的节奏要掌握好,也就是要有度,不能把赛鸽的体能放垮了、精神放疲了。训放的间隔期和距离要视赛鸽的状况来调整,一般应该是“远-近”来轮流训放。比如说训放了一次100公里,回过头来放一次20公里作为一个调整,再放100公里或150公里。再者,训放期的营养要搭配合理, 要跟上。要随着训放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营养,用饲料来保证赛鸽所需的营养,以及调节赛鸽的高峰状态,从而保证赛鸽以充沛的体能在颠峰期参加决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