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雄是关键
2006-07-08 22:47:22
前几天,在翻阅旧杂志《中华信鸽》时,偶尔看到一篇写的相当不错的文章,是发表在《中华信鸽》2002年第3 期上一篇谈中小鸽舍的种鸽配置的问题,作者是:马新文,文章的题目是:《选好第一种雄》,作者概括说明种雄的关键所在;如何围绕着第一种雄进行配置和使用。下面就摘录一些文章的内容,供大家欣赏。个人认为:无论是第一雄还是第一雌,只要能让中小鸽舍有发展,在所培育鸽子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借鉴,比赛中能取得好成绩就行。 未经作者同意,请原谅。 原文如下: "在国内,近几年虽然有越来越多大型鸽舍和专业鸽舍出现,但中国的国情决定了赛鸽运动的主体仍是中小型鸽舍,这种基础必然约定鸽友的思想方法。缺乏理性思考,急功近利,是许多鸽友的一种通病。张三去年比得好就急去引进种鸽,李四今年成绩不错又忙着引进好血缘。一来二去自己本身就不大的鸽棚里种鸽成群,又怕耽误了前程,莫不侥幸一试,辛辛苦苦东讨西找,忙忙碌碌男婚女嫁,一年到头引不完的鸽子,到了比赛季节,放飞前鸽棚爆满,放飞后惨不忍赌,有幸归巢的几羽鸽子血缘更是东鳞西瓜。可是第二年依旧是周而复始依样画葫芦,欲罢不能。这种现象,虽不是鸽子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种 养 训的鸽经鸽友都知道,但三者之间的地位和与作用是不一样的,优秀的种鸽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基础,有了好的种鸽,你最少成功了一半。仔细看看世界上凡是取得成功的鸽舍,莫不是如此。 不知道鸽友注意到没有,所有有建树的名家,都离不开能开山立派的的一只基础种鸽。其实,我们每个养鸽人一生都在探求,就是在寻求能使你百战百胜 扬名立万的那一只种鸽,而事实是"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什么是第一种雄?顾名思义就是在你的鸽棚中,为能带来成功而深得信任,并能以其实力排在龙头老大地位的那一只雄鸽.有什么样的条件,就选择什么样的"一号雄".比如在山路上最实用的是越野车,平地高速公路上就要奔驰、宝马.鸽友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参赛目标,是选择的重要参考.你养什么样的鸽子,就有什么样的"一号雄".鸽友选择种鸽的评判标准各有不同,但不管如何,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确立.事实上,每位鸽友自觉不自觉的都有自己比较看重的种雄,只是没有按照一定的思路确立它的主人的成功联系在一起的,如国外的"年轻艺术家"、"多利"、"年轻富流",国内的"张掖7名"、"九龙王"、"浪里白条",台湾的"05"、"超级鸟"……一号雄依然成了主人的注册商标.同时,经济基础也决定你主人们有什么样的"一号雄".举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德国知名高手雷蒙·贺梅斯,请皮特·迪威德为其选择能使他湖的冠军的种鸽.后者从自己的鸽棚里拿出了卡尔·慕利门"军校生"的亲兄弟"PIET"买给了他,雷蒙坚信他的鸽友以及他的鸽子,采取了一雄多母法快速育出了80多只鸽子参嫁比赛,一个赛季中轰动性地获得了30多次冠军。这次成功使雷蒙一跃窜红,凭借"PIEF"一只雄鸽让世界知名。还而最近几年,随着国内公棚的兴起,出在各地鸽友高价拍鸽之后大发挥的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这些高手假如再而高超的育种技巧,想不成名都难。 我们心目中的一号种雄应具备:1.必须有优秀的家族史;2.本身有优异的赛绩或被证明了有良好的遗传;3 擅长的比赛距离符合你的目标,外观条件符合你的喜好;4.有显性遗传的特性。 优秀的家史是指高代 平辈 下一代都有出色的表现,而不是昙花一现。整个家族能够连续稳定的发挥,证明了血统的价值。在这个前提下,选中的种雄往往能继续发挥。从这个意义上理解,确立"一号雄"实际上就在确定你的鸽棚主血。选择对象的本身而良好的竞赛纪录,对其使用价值的认同提升和交配使用带来方便。一方面有竞赛记录,可以证明它本身竞赛中的优秀个体,也能育种潜力;另一方面在今后交配时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使后代继续保持竞赛基因,其配母的选择就比较大。对于选中的"一号雄"如果没有参加过竞赛,但确信是黄金对直子或者它的后代已经经过检验,可以放宽对赛绩的要求。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准备参加竞赛距离目标和鸽子外观自然条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但一经确定就不易改变,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有自己的特点。 在选择一号雄的过程中,能非常明显地突出了人为因素的重要,决定必须慎重。选择是否得当,可以使你满棚精英,也可以让你生产出一群菜货。鸽主的认识能力在决定成败。如果你完全相信自己的思辩能力,再加上机遇和运气,成功就会成为必然。关键是判断自己的思路正确与否,这种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条件,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定下来就不轻易改变,即使一时不成功也应该一如既往,坚持自己有个性的东西,不朝秦暮楚。虽然别人也有好鸽子,但好鸽子是你一个人养不完的。心无旁骛,坚守住自己有特点的东西,才是被人羡慕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