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飞行的鸽子

2008-03-14 15:47:33

人从亮处突然进入黑暗环境时,眼睛会暂时什么都看不到,需要适应一会儿才能看清周围的景物。某些因先天或后天缺乏维生素A而患“夜盲症”的人,就是由于眼睛适应黑暗的功能不良,在黑暗处看不见东西。“夜盲症”也被叫做“雀盲眼”,因为人们认为鸟在夜晚也看不见东西。眼睛看不见,当然不会做危险的动作,所以鸟在夜间是不飞的----这就是人们对鸟类的普遍看法,世界各地竞翔规则中的“夜间扣除时间”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然而,在现实中有许多鸟能够在夜间飞行。猫头鹰和夜鹰就具有夜行性,白天几乎不活动,到了夜晚却活跃地外出觅食。它们的视网膜上有一层叫“绒毡层”(Tapetum)的东西,具有反射板的功能,所以能在微光下看清物体。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眼睛里都可以发现绒毡层,但是人类没有。在鸟类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夜行性的鸟以外,其它鸟也没有。不过,人类在夜晚并非什么都看不见,鸟类也是如此。研究者普遍认为,许多鸟具有与人类相同程度的夜视能力。在赛鸽领域,也有许多可以作为反证的事例。那么,没有绒毡层的鸟,在现实中有着怎样的活动规律?譬如候鸟是在一天当中的什么时间迁徙呢?鹤和鹳是在白天迁徙的,但是还有许多体型较小的鸟能在夜间迁徙,例如野鸭在白天和黑夜都能飞行。关于夜间飞行的鸟是如何判定方位的,人们进行了各种研究,但目前尚未得出确切的结论,只能估计是利用地磁、星座、气味、声音等,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鸽子既非候鸟也不具有夜行性,但仍有不少夜间飞行的实例。1985年的贝吉拉克915公里N赛,开笼时间是下午15:30,但次日凌晨天还没亮,荷兰毕塞林格兄弟的鸽子就在3:57归巢了(打下鸽钟的时间是五点多)。那次比赛的“夜间扣除时间”是七小时三十三分钟,最终计算出的分速为2346米,时速约为140公里。根据归巢时间我们不难想象,这只鸽子肯定是在夜间持续飞行的。如果不扣除夜晚的时间,它大约是用十二个半小时归巢、分速约为1220米,那就是比较常见的成绩了。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法联军于9月12日向固守圣米埃尔的德军发起总攻,经过数日鏖战,终于使这块土地在时隔四年之后重新回到法国人的手中。在激战中,有一只法国军鸽因成功传递了紧急军情而立下大功。它是十三日凌晨1:55分在位于四十公里之外的鸽舍里被发现的,尽管无法推测其具体的到达时间,但可以肯定它是在半夜被放飞并迅速飞返的。这只鸽子只接受过二十五公里训放,而且放飞当晚是新月,只能靠星光来判定方位。日本的《传书鸽的研究》(1922年出版),也谈到鸽子的夜间飞行训练,其具体做法是:选择智、体等各方面都能胜任夜间飞行的鸽子,对它们进行“晨昏训练”,即在清晨太阳未出时和傍晚太阳落下后进行家飞及放飞训练。然后,把训练中表现突出的鸽子集中到一个鸽舍,逐渐把清晨和傍晚的训练时间提前和推迟。当鸽子已经熟悉在昏暗中飞行以后,再按照与平时相同的放飞路线进行夜间放飞,并逐渐加大放飞距离,最终放到三十公里。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白天让鸽子充分休息,并用“盲盖”遮蔽鸽舍的透光窗。书中说,“在月明之夜,鸽子能够识别电线并降落于其上”。关于训练时的注意事项,该书提醒“鸽子是聪明的动物,绝不能使其受到惊吓,让它们自行克服恐惧心理至关重要”。(译自2006年4月《爱鸽之友》)

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