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列表
分析我的冠军鸽
2007-04-18 11:32:06
前天早上7点,我县搭州鸽协的赛鸽车放飞南充,当日并没有归巢鸽,连赛鸽实力最强的西昌市,当日也仅仅归巢4羽,这次放飞比赛共集鸽一千多羽,由于我地处于山区,放飞赛鸽归巢率非常低,前几年北线500公里比赛,归巢率都在百分之十左右。这几年由于天气因素和人为因素,归巢率又下降到百分之五左右。我县因为种鸽和养训都不如西昌市,所以归巢率相比之下就更低了,据鸽友打电话得知西昌市这次比赛,截止昨天晚上,也仅仅归巢了20几羽,邻县的泸沽镇鸽会也只归巢两羽,我县鸽协归巢一羽。
这只鸽子是我的一只瓦灰雌鸽,环号为2005-1252896,是我县的老品系“五百五”的后代,相信读过我的文章“怀念五百五”的鸽友,都知道这系鸽子的来源。这只鸽子的母亲是我县500公里的季军,是我从鸽友手上买来的,父亲是上海1500公里的子代鸽,本身是300公里大奖赛的58名,普赛3名。
由于我县赛鸽难度大,前几年500公里比赛,我都有没有归巢鸽,因此我定下的目标就是要突破500公里,但是几年下来都没有一只归巢,真的是非常遗憾,没有500公里归巢鸽成为了我最大的难题,也成了我的心结。一听到鸽友说:“我有500公里的,你有没有?”我就很不舒服,但是又没有500公里归巢鸽,所以也不好说什么,心里总是憋得慌。为了500公里有归巢鸽,我引进了好的种鸽,加强了养训,希望有所突破。但是还是不如人意,优种鸽的后代还是纷纷落马,没有一只500公里归巢鸽。而这只归巢鸽是本地老品种和上海鸽的结晶。从长相和眼沙上看和它的母亲一模一样,我认为是它的母亲的遗传起了作用。这次我的这只鸽子,在500公里上取得了突破,并获得了冠军,让我激动不已,我总结后认为是以下几个因素,圆了我的500公里归巢梦。
1、 重视本地优秀的老品系,不管你棚中有多少世界名系,花几万几十万买来的好的品种,都要重用本地优秀老品系。原因很简单:本地鸽适应本地的气候环境和比赛已经几十年了,出成绩也是好多代了,比才引进的种鸽稳定。才引进的种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有的要好几代才能适应山区的比赛,虽然也有引回来就直接出成绩的,但是比例真的是很少很少。我地有一鸽友买回三十多万元的一对种鸽后,连续三四年也没有取得什么成绩,成了当地鸽友茶余饭后的笑柄,可是在鸽主的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当这对种鸽繁殖到第四代时,取得了冠、亚军及前十名的好名次好多次。
2、 严格按照“三级训练”进行操作,不满一岁的幼鸽,只能参加300公里的比赛,如果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参加500公里比赛,象我们放飞条件较差的山区,放飞500公里比赛,鸽子的年龄最好在一岁半到两岁,参加500公里以上的比赛最好是2-3岁,我认为鸽子放小了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我这次回来的这只鸽子已经两岁了,是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重视鸽子的训,赛鸽从幼鸽开始就要适时训练,但也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鸽子的身体情况来考虑,身体好的时候要多放,身体差的时候要少放或不放。临赛时要根据鸽子的情况来训放,而不是根据鸽协的训放计划来训放,这一点我想是最重要的,因为训放是为最后决赛而服务的,只要能达到最后的目标,只要对赛鸽有利,训放计划随时可以更改。
4、 养功大家都是最重视的,但是有不少鸽友,只重视开始比赛的那一段时间,临阵抱佛脚,甚至有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高论”的。其实赛鸽的调养,应该要提前几个月就开始,有的甚至提前半年,因为有赛鸽高手提出,前一年根据鸽子换毛的情况,来判断今年的比赛,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赛鸽的调养是全年的,而不仅仅是比赛的那一段时间。
这次比赛我取得了成功,我在激动的同时,我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因素,这些道理其实大家都是懂的,就看重不重视,有没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去操作,成不成功我想和这些因素是息息相关的,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会获得成功,因为成功是不会降临不认真做事,而抱有侥幸心理的鸽友。
希望引起广大鸽友的重视。
评论
方伟 04-20 23:48:59
种养训练很重要,看了您的文章总感觉你们会员的赛鸽整体素质太差,另一方面管理和训练的问题也突出,解决问题应该从全方位的整体赛鸽素质、管理入手,一方面加大引进早熟的赛鸽优秀品种(台湾省参加百日关赛和其他几关比赛的品种就很好),二是加强鸽棚硬件设施的投入,一个好的鸽棚(不是豪华鸽棚的意思),是能比较好的实施调节管理的,健康管理好、状态好调整是能有好结果的;三、要不断的通过书刊、网络等方式向台湾省的鸽友学习各种的管理训练方法,向世界一流水平的比赛管理经验靠拢,四是鸽会的组织比赛工作也要发展,把养鸽会员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不久的将来,个人会员也好,鸽会也好,都会展现出新的面貌。
王鑫 04-19 22:32:59
四川的鸽友啊 成绩不错 恭喜 恭喜
贾先生 04-19 08:58:07
分析得很有道理!特别是重视本地老品系这点我十分赞同。本地老的优良品系确实是经过长时间提炼出来的精品。我们周围的很多鸽友都有这个感觉:刚引进的优秀鸽子的子代非常之难出成绩。总的来说,就是还不适应本地的环境,特别是很多优秀鸽子都来自赛鸽成绩好的平原地区,引进到山区后,要想出成绩只能和本地优秀鸽子杂交,一般都要2-3代后才能出成绩,这也是山区鸽友感觉十分痛苦的地方.
↑回顶部